点此给凉山网发送邮件

为什么西安地铁动不动就限流?

滚动新闻贞观2019-04-28 11:42:15

我几乎每天都坐地铁,从2019年开始,可能更早,我发现地铁的限流次数越来越多。

一开始是节假日,比如今年大年初一那天,游人太多直接导致大雁塔站、大唐芙蓉园站关闭,后来又簇拥到曲江池西和北池头两站。

接着是每逢周末,像科技路站、会展中心站的上班族排的队越来越长,干脆直接排到站外去。

最近,跟身边的朋友聊,连一些我认为客流不大的站点,像龙首原站,也开始要排队拥挤。

我有点好奇,西安不是刚刚开通了四号线吗,还是这两年涌入的新西安人一下子增多导致交通运营压力大了呢?于是我试着分析了一下西安的地铁客流数据。

1

2019年4月4日,清明假期的前一天,西安地铁客运量再次创造了历史新高,达到310.41万人次。其中,一号线74.87万人次,二号线116.57万人次,三号线78.14万人次,四号线40.83万人次。相比之下,作为南北大动脉的二号线客流量最大。

去年底西安地铁四号线开通,至此西安地铁运营里程全长达到126公里。这一数据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处于中游水平。

国内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的30多个“地铁城市”中,随着四号线的开通,使得此前西安地铁运营里程数超过了郑州、杭州、苏州三地,从全国排名15位上升到了12位。

与此同时,西安地铁的日均客运量也在快速增长,四号线开通前日均200万客流,到现在日均260万客流,整体排位基本保持在第9位,与之相近的是第八名重庆,282万日均客流,第七名南京,353万日均客流。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地铁运营里程315公里,南京地铁运营里程378公里,高出西安运营里程1.5倍以上。

2019年3月各地铁客运总量。

以3月份为例,从客流强度(客流强度=客运量除以运营里程),西安的客流强度为2.11万人次/公里,这个数字排在全国第一,排在第二的是深圳,2.05万人次/公里。

都说北京上海地铁拥堵,但从客流强度看,北上广深在内的老牌一线城市都输给了西安。这还是在四号线开通以后,客运压力相对缓解的情况下。而在四号线开通之前,西安的客流强度曾一度达到2.3万人次/公里。

这样大的日均客流强度,还排在全国第一。西安地铁的拥挤指数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追赶上北上广。

在北京,客流量最大的是十号线,日均客流180万左右,而西安客流最大的2号线,日均客流大概在100万左右。看似差距很大,实际上北京10号线是大环线,仅换乘站就有16座,短线换乘的乘客要占去相当大的比例,而西安地铁二号线目前仅有3个换乘站点,相对来说短线换乘的乘客比例较少,因此,尽管日均客流量要少,但拥挤程度一点不逊色。

以西安地铁二号线26公里里程来计算,日均客流强度大概在3.85万人次/公里,这个数字与北京一、五号线大致相当。加上线路短,短线换乘乘客比例少,可能实际拥堵体验更强。

2

更有意思的是,在客流人数排名前十个城市中,只有西安休息日客流强度要比工作日还高(上年冬季)。北京休息日只能达到工作日的66%,上海略好69%,与西安最接近的是广州95%,而西安则达到104%,是前十之中唯一休息日要比工作日客流强度还大的城市。简单地说,周末西安人民更爱出门。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西安休息日客运强度比工作日还要大呢?

1.西安市独特的空间结构。全国再没有哪个城市像西安这样横平竖直,城市沿着地铁二号线一号线线性发展。这样的城市结构,人们在周末也需要通过地铁到达城市中心,进行商业、社交、娱乐,对地铁的依赖程度更高。相比其他城市的区块发展,人们在周末对地铁的利用率并不高。

2.西安旅游城市这一特性吸引着大批外来游客,周边游客在周末会大量聚集到西安。2007年,西安地铁办对外介绍,预计2010年,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建成通车后,西安北客站2010年、2020年、2030年日均到发量将分别为5.5万人,7.1万人、9.9万人,二号线也将担负起集散这部分客流的主要责任。

后来在17年上半年,西安北站仅日均发送量就达到了7.3万人,而07年预测的2020年到发量7.1万,大大超过当时预计。彼时宝兰、西成高铁尚未开通,而到了18年4月,仅西成高铁的日均均发送量就达到了4.7万人,18年北客站日均发送9.6万人,而这一数字远超07年的预计。(注:到发量=发送量+到达量)

以19年春节为例,西安地铁客流强度在大年初一当天就开始大幅反弹,而其他城市春节尾声还未恢复,可见节假日旅游给西安带来的人次。

3.西安市大学生数量众多,学生们只能在周末来购物娱乐,这一点上在近两年的数据上也有反应,暑期的休息日要略低于工作日。这可能也反映了西安的文化娱乐休闲产业发展不平衡,学生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在交通上,长途跋涉去别的地方逛街吃饭看电影。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我们不得不承认,那就是西安的上班族占比要比其他城市占比低。简单的说,在西安工作通勤的人数相较于其他城市的要少。这一点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在常驻人口数的占比也能看出来,西安截止18年末常驻人口1000万人,缴纳职工养老418万人只占比42%,与其他城市差距较大。

3

地铁给人带来便利,也带来困扰。比如地铁月台总是感到狭窄拥挤,又比如北大街、小寨的换乘总是绕得让人眼晕。

11年9月,地铁2号线开通,当时有网友提建议说月台狭窄不宽敞,官方回应称站台是根据预测客流量科学规划设计的,完全可以满足西安市民地铁出行。现在看来,客流量的快速增长显然超出了科学预测。

预测未来城市发展带来的人口吸引力,不是件容易的事。回过头来看,地铁规划的重要性也是在后来被人们意识到的。早在07年地铁开工之时,就有相当一部分网友认为,西安建地铁为时过早,并不需要,耗费大量财政不值得。

两年后,三号线的建设提前了三年。

09年9月,西安地铁调整规划,提前建设三号线。当时的客流预测是这么说的,

“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到2016年,承担的客流量为每日61.39万人,调整后到2016年(一号线、二号线、三号线建成)能够承担每日138.40万人的客流量,是原客流量的2.25倍。2020年,地铁四条线建成后,日客运量将达到221万。”

现实是14年初,仅一二号线的日均客流量已经超过70万人次,16年年中日均客流量超过100万人次,三号线开通后的第二个月西安地铁日均客流便达到150万人次,18年10月西安的三条地铁日均客流210万人次。不久前,四号线建成通车,而此时的西安地铁日均客流也达到了260万人次,远超当时的规划。

好比装修房子,城市发展中可能需要一点超前思维,为未来发展留有余量。西安地铁三期即将开建了,希望那时的地铁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五一小长假即将开始,西安地铁大概率会再一次刷新历史记录。

作者:广成

贞观作者

版式设计:霹雳

请关注贞观新浪微博:@贞观club

请先登录

全部评论

最新 /  最热

大格格2019-04-28 13:17

理由我不知道,但是从我去过的北上广深、成都等城市的比较,感觉西安的地铁站都比较小,车厢也少,在车站和车厢内的地图导示等方面也少、欠缺,车厢内广告太多,示意图缺,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态度及业务能力也需要提高。应该好好向北京学习!
19回复

139****81402019-04-28 14:17

设计有问题,北大街换乘站设计太小,容量小,所以经常限乘。
8回复

LHF2019-04-29 09:57

地铁太少了
15回复

幸福的方向2019-04-29 10:30

设计者鼠目寸光
22回复

心随意动2019-04-28 13:22

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
23回复

红薯丸子⊙2019-04-29 04:28

以后就看一号线的表现了
15回复

无语。。。2019-04-29 12:00

西安地铁管理者拿着鸡毛当令箭
22回复

southmonarch2019-04-28 14:12

只能说西安这座城市太落后
21回复

沉默话不多2019-04-29 01:15

然而地铁还是修的慢了,没有抓住12-16年,遗憾。
10回复

avaj2019-04-29 04:59

建地铁的时候说,地铁建好后就不堵了。结果不但堵而且更堵更挤
5回复

好久、不见2019-04-29 00:07

因为设计者脑子不好,为何换乘站要设计到赛格,本来人已经很多了,换个别的地方不好?还能行程另一个商圈
3回复

楚江雨2019-04-28 07:37

主要是 小寨 北大街 换乘站修的太小了。
14回复

小柯2019-04-28 22:22

一,没有环线,二,没有环线,三,没有环线。
21回复

婷子2019-04-29 00:51

换乘站修的小的可以,尤其是钟楼候车区排队才能站几个人?隔一条过道的休息区倒是挺大的,然并卵。设计的人脑子不够用
25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