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给凉山网发送邮件

立体改造脱胎换骨!通州这个地21条街巷大升级!下月就完工!

滚动新闻北京通州发布2019-04-28 14:58:40

通州小布

了解到

目前,中仓街道21条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立体改造,“整旧如旧”,昔日斑驳的老胡同正在脱胎换骨,将以崭新风貌呈现在市民面前。

走起

通州小布这就带得您看看去

西大街:

《潞河督运图》跃然“墙”上

风华

墙皮打磨、涂背景底漆、按比例布局图画、粉笔构图、着色……一大早,几名画师就在西大街忙碌起来,与以往在画室作画不同,此次画师们以街巷墙壁为纸,用工笔淡彩重现《潞河督运图》。

在两幅已经完工的作品中,众多张帆竞驶的帆船,再现了“运河舟楫之盛可抵长城之雄”的盛况,市民徒步街巷之间,便能感受通州的前世今生、历史沧桑。

沿南大街往东步行,踩着黝黑的沥青路,便走进狭长的熊家胡同。

有百年历史气息的青砖灰墙古韵十足,在翠绿爬山虎的掩映下,整条胡同生机勃勃,花坛边居民们悠闲地群坐聊天。

疏整促

根据通州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专项任务三年(2018-2020年)行动方案,南大街平房区包括:南大街、南关大街、回民胡同、马家胡同、悟仙观胡同、西顺城街、熊家胡同等街巷的环境整体提升。

截至目前,熊家胡同整体立面墙面贴砖工作已经完成,居民家中之前坑洼的地面被新式透水砖代替。

根据居民需求及安全方面考虑,还为居住在街巷内居民家免费更换了仿古门窗。

此外,还在居民院落、胡同内增设花坛、绿植等景观。

据悉,背街小巷提升工程将于5月初完工。

“修旧如旧”留住老街味道

如何在改造中,保留不同时期建筑的历史记忆,力求保持古城原生生活状态,留住老街巷的味道,这是背街小巷的一个难点。

负责此次工程的北京建工集团项目负责人李大为介绍:

背街小巷改造提升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一直秉承着城市更新的设计理念。

前期走访100户南大街老居民挖掘通州老城的历史,对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做到具体设计、精细施工。

改造方案制定后,还在社区多次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征集居民意见。经过多次讨论,立面整修既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又不一味复古,力求保留每个时代的建筑元素,再植入南大街特色。

能够继续使用的旧木架结构、旧的砖、瓦、石材、砖雕,都没有丢弃,尽力保留传统部件和历史符号。

修缮的同时,还对胡同墙体及外立面以及居民院落地面、墙面进行了“升级”。南大街正在绘制的墙面彩绘,每条胡同的一砖一瓦一个门墩,都在向人们传达着不同的历史故事和人文主题。

方便群众更暖了人心

背街小巷是城市之窗,于细微处展示着一个城市的形象。

近年来,中仓街道背街小巷改造力度加大,从硬件提升到文化墙改造,一条条年久失修的街道焕然一新,方便了群众,更暖了人心。

家住熊家胡同的赵女士是个忙碌的上班族,家门口的新变化让她每个双休日不再睡懒觉,而是一大早起床亲自照料胡同内的花坛,修剪花草的枯枝花叶,然后满心欢喜地去市场买菜。

赵女士

南大街越来越美,跟南锣鼓巷一样有韵味。

赵女士感慨,这一切都源于区政府的“民心工程”,由地面到墙,由街面到进院,立体改造,“整旧如旧”,老城“整容”令人吃惊,那些幽深曲折的窄巷里,藏满陈年记忆的价值日益显现出来。

老街

传统文化丰富的历史文化街区,在观光中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如今,老城旧貌新颜名声日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目睹南大街新容颜。

通州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丽君

摄影 唐建

请先登录

全部评论

最新 /  最热

一缕阳光2019-04-28 09:48

真好
10回复

stone2019-04-28 10:46

把通州扫平了,重建!
20回复

白杨树2019-04-28 09:14

文化艺术之旅,在老城改造中前行。中华文化遗产,融入百姓生活之中。令人感动之举,如诗如画之美!
4回复

凄风2019-04-28 09:57

中仓很堵吧?
24回复

北京明光2019-04-28 11:17

拆迁梦破灭了,一切都是浮华了!
13回复

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嘎2019-04-28 09:19

南街这回拆迁不了了
6回复

收雨龙2019-04-28 09:55

应了那句老话了,驴粪蛋表面光
10回复

123452019-04-28 09:51

院里院外差距大,治标不治本,驴粪球表面光
12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