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给凉山网发送邮件

路面模式延伸家门口,朝阳236个老旧小区打通微循环

滚动新闻北京日报客户端2019-04-29 14:33:54

斑马线、禁停网、凸面镜、交通标识等市政道路设施,如今也进入了朝阳的老旧小区里。通过建设交通示范社区,朝阳区236个老旧小区打通了交通微循环。

29日,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来到南磨房乡双龙社区。社区内部道路上有新施划的交通标线、新铺设的彩色慢行车道,人、车各行其道,交通秩序井然。在小区出入口,有减速带、护栏、隔离桩和凸面镜;在小区周边还有共享单车停放区。

虽然是小区内部道路,但其设施、标线更像是市政道路的缩小版!朝阳交通支队劲松支队的申英秋介绍,把交通管理的路面模式引入老旧小区内部,正是朝阳建设交通示范社区的核心措施。

“这和过去真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区居民和记者说,双龙社区是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典型老旧小区,楼间距小,道路狭窄,停车位供应不足,加之交通设施缺失严重,经常发生乱停、乱行、乱鸣笛问题,引发交通拥堵和邻里纠纷。如今,小区的停车位多了,无论多晚到家,基本都有地儿停车了。

这样规范的交通环境得益于朝阳交通支队和南磨房乡开展的交通微循环治理工程。

南磨房乡在建设交通安全示范社区过程中,对社区内外部交通组织进行区域系统优化设计,实行单向微循环,在增设相关设施的同时,在原有停车位基础上,挖潜新增停车位225个,车位总数提升至2535个。并且充分运用智慧共享停车方式搭建好社区和社区内部单位停车资源互联共享的平台,实现白天、夜间错时停车的良好效果,最大限度提高停车位使用效率。

“我们前期汇总社区居民对于交通出行的各类问题和诉求,联合交通队、派出所、城管队对小区内部存在的交通顽疾,进行整治。”南磨房乡相关负责人说道。期间,拆除私装地锁1950余个、清理僵尸车31辆;对社区内外部乱停车的行为,以粘贴违停告知单的方式进行处理。

良好交通环境的呈现还得益于居民一同的守护。“依托党政群共商共治,我们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建议,吸引居民自觉参与维护区域交通环境,形成共识。”南磨房乡相关负责人说道。

据了解,居民每在社区遛弯的时候,如果发现小区内有可疑的车辆、僵尸车、私装地锁等现象,会及时上报给社区,而社区会向乡里“吹哨”,协调相关科室共同解决。经过多方努力,地区交通秩序持续改善,为居民出行创造更加便利、高效的交通环境。

南磨房乡双龙社区的交通微循环,仅仅是朝阳区建设“交通安全示范社区”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朝阳区完成以双龙社区、团结湖中路北社区为代表的236个社区(村)的创建工作,完成率51%;其他230个社区(村)正在推进中,这些交通安全示范社区的成功经验将在朝阳区继续“复制”。

“自工作创建以来,我们压实政府部门交通治理的主体责任,将治堵治乱工作落到了实处。通过将道路上先进的交管经验和标准引入社区,由社区单个点的治理辐射到周边道路成线,覆盖到全区成面,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交通环境持续改善。”朝阳交通支队相关负责人说道。

请先登录

全部评论

最新 /  最热

六哥2019-04-30 12:26

净吹牛
19回复

Pistorl2019-04-30 12:45

打脸么
19回复

郑伟2019-04-30 04:23

马道口啊,没地方停车都
24回复

六哥2019-04-30 12:06

老旧小区私占车位没人管
18回复

崔某阿成2019-04-30 12:20

努力吧,不是那么容易的。
8回复

「及時行樂 」2019-04-30 12:27

多腾点儿地儿 多弄几个车位
15回复

Pistorl2019-04-30 12:41

马路两侧不让停,外地的车人家就不怕就是横,这菜市场小贩的小面包,人家就往马路中间停,你有脾气么
1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