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给凉山网发送邮件

河南农村的泥瓦匠,爬高上低一天挣两百元,感慨手艺无人传承

滚动新闻乡土河南2019-04-30 14:41:06

阳春四月,在河南平顶山郏县冢头镇一处修缮瓦房的工地上,今年56岁的董国强正在高高的屋顶上缮瓦,董师傅24岁就跟着两个师傅学盖瓦房,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虽然从90年代开始农村盖瓦房的人家少了,但董师傅的“业务”似乎并未少太多,因为如今会这个手艺的人已经没几个了。

董师傅和十几个乡亲们干的职业,过去农村叫“泥瓦匠”或者“泥巴匠”,和会做家具的木匠一样,都是当时很多农村孩子争相学习的手艺。图为两个师傅正在抛瓦,在没有升降机的施工现场,抛瓦、抛转的场景很常见,这个动作需要两个人配合默契才行。

据董师傅介绍,如今修缮瓦房,依然离不开最原始的建筑材料,比如这铺在瓦下面的泥巴,几千年来都是这么做,如今还得按老祖宗的“配方”来,比如这泥巴里一定要掺上碎麦秸才行。

这位师傅手里提的东西叫“泥包”,是用蛇皮袋做成的,屋顶上用的泥巴都是用这个小泥包一包一包从地上系到屋顶,然后再由“小工”提着交到“大工”的手里。在河南农村,大工一般是指会砌墙的师傅,小工则是指给大工提泥、搬砖、和灰的人。

“缮瓦不用学,一个抬两个,两个抬一个,撅屁股凹腰,夏天晒个够,冬天冻个够。”董师傅说的这句老俗语,既点出了缮瓦的技术要点,也自嘲了泥瓦匠的辛苦。

在董师傅施工的现场,我们还看到了一些小细节,比如最下面的这个瓦当,在两个瓦当之间,还有一个小瓦当,这样雨水流下来的时候都会被挡出,不会溅到埋藏在它们下面的木质连沿,所以古人的智慧和细心还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

据董师傅回忆,他当时拜了两位师傅,一位师傅教他砌墙、缮瓦,另一位师傅教他盖瓦房用的木活,等于说盖一座瓦房需要的全部技术,他心里都非常清楚。在缮好瓦的地方,董师傅还提着一个桶抹墨汁,这种“墨汁”是用锅底灰做的,能增加房屋的美观度。

在瓦房的屋顶,有五脊六兽,这些造型古朴的摆设,都是用泥巴烧出来的,董师傅说这些都是有传说和讲究的,他们没读过多少书,也讲不出来,反正就是觉得有了这些就是很好看。

在施工的院子里,一位老师傅正在拿着一把锛整理木头,这些木头是用来做梁的,这位师傅也已经做了几十年了,他说院子里这些盖房的都是老伙计,没有一个年轻人,这些手艺不知道以后能传给谁。

“小小墨斗三寸三,房上木头用它编,小小拐尺一尺长,万丈高楼用它量。”在房前的木头上,我们还见到了木工师傅用的工具,小时候对这些印象深刻,没想到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盖房依然离不开它们。

从修缮瓦房的屋里看上去,大梁和方砖还是过去留存下来的,椽子都换成了新的。由于技术过硬,施工认真,董师傅和他们的建筑队伍,还常常被邀请去外地修缮古建,这也就是虽然现在盖瓦房的少了,但他们“业务”依然不少的原因。

在这座工地上,有四五个大工和四五个小工,像董师傅这种大工一天能挣两百块钱,小工一般一百二十块钱左右。工作辛苦,收入不高,还要到处跑,董师傅说这大概也是年轻人不愿意学的原因。摄影记录|张根栋(图文乡土河南原创,剽窃必究)

请先登录

全部评论

最新 /  最热

钰婧妍诗美2019-05-01 08:42

点赞
6回复

派大星°2019-04-30 14:55

苦力活
16回复

越努力越幸运2019-05-01 05:55

好手艺
1回复

袁小利2019-04-30 12:12

未来的国宝
9回复

于昭海2019-04-30 21:55

传统手艺赞
18回复

曲德明2019-05-01 05:53

传统手艺赞
3回复

我爱我家2019-05-01 03:45

老东西就要失传了
15回复

叮咚霞溪2019-04-30 08:01

苦力活
12回复

家电维修2019-05-01 05:51

我们用这种板瓦像这样放好,用小瓦扣上去(铜瓦)
9回复

杨雪文2019-04-30 15:09

马上就要失传了。
6回复

天使之梦2019-04-30 21:04

很好
21回复

2019-05-01 06:55

哇塞
13回复

遥远的你2019-04-30 16:59

厉害
2回复

天官赐福2019-04-30 22:35

也自
4回复

lizhanguo012019-04-30 15:24

家乡人
14回复

放飞自我2019-04-30 17:51

两路口
2回复

_夏、沐瑾2019-05-01 01:52

。。。
15回复

℡£执笔画余生℡2019-04-30 10:28

厉害
8回复

遥远的距离2019-05-01 08:49

都好解决
6回复

星语心愿2019-04-30 15:04

真辛苦
22回复

荒戈2019-05-01 02:30

确实是
24回复

黑鹰2019-05-01 07:34

两百都不干了
13回复

勇者无敌2019-05-01 01:56

七零后的我也会做
18回复

万事如意2019-04-30 13:51

绝活没人会了
18回复

梦想成真2019-04-30 11:36

未来的国宝
1回复

晨曦2019-04-30 13:51

既是苦力活也是技术活
18回复

nini2019-05-01 06:32

没有拼搏奋斗哪有成功!
9回复

琼瑶2019-04-30 12:25

你那还有这个房子呢,真好
22回复

莫相知了2019-05-01 02:24

很多手艺渐渐消失,就是无人去愿学
23回复

曲德明2019-05-01 05:53

传统手艺赞
23回复

我爱我家2019-05-01 03:45

老东西就要失传了
2回复

叮咚霞溪2019-04-30 08:01

苦力活
25回复

家电维修2019-05-01 05:51

我们用这种板瓦像这样放好,用小瓦扣上去(铜瓦)
13回复

杨雪文2019-04-30 15:09

马上就要失传了。
12回复

天使之梦2019-04-30 21:04

很好
15回复

2019-05-01 06:55

哇塞
10回复

遥远的你2019-04-30 16:59

厉害
23回复

天官赐福2019-04-30 22:35

也自
11回复

lizhanguo012019-04-30 15:24

家乡人
10回复

放飞自我2019-04-30 17:51

两路口
22回复

_夏、沐瑾2019-05-01 01:52

。。。
17回复

℡£执笔画余生℡2019-04-30 10:28

厉害
15回复

遥远的距离2019-05-01 08:49

都好解决
13回复

星语心愿2019-04-30 15:04

真辛苦
18回复

荒戈2019-05-01 02:30

确实是
2回复

黑鹰2019-05-01 07:34

两百都不干了
6回复

勇者无敌2019-05-01 01:56

七零后的我也会做
6回复

万事如意2019-04-30 13:51

绝活没人会了
2回复

梦想成真2019-04-30 11:36

未来的国宝
6回复

晨曦2019-04-30 13:51

既是苦力活也是技术活
13回复

nini2019-05-01 06:32

没有拼搏奋斗哪有成功!
2回复

琼瑶2019-04-30 12:25

你那还有这个房子呢,真好
2回复

莫相知了2019-05-01 02:24

很多手艺渐渐消失,就是无人去愿学
2回复

玺堡至尊一一敖东2019-04-30 12:04

这些技术难传承,雕梁画栋都数据化了,电子化了!
21回复

三峡夜鹰2019-04-30 23:23

??????????????????
8回复

杨@xiu2019-05-01 01:13

传统手艺需传承
1回复

奋斗2019-04-30 22:43

绿皮火车也成为历史了,知道为什么吗
11回复

方与圆2019-04-30 09:09

好神奇啊,这个地方屋瓦只盖仰瓦不盖扣瓦?下雨天仰瓦的接缝处不漏水下去?一般都是两行仰瓦接缝上盖一行扣瓦,而且都是一次性扣上去以免盖扣瓦时踩坏仰瓦。
5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