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给凉山网发送邮件

河南信阳毛尖采摘遭遇用工荒,三分之一的茶叶产量被浪费

滚动新闻澎湃新闻2019-04-17 12:05:30

河南信阳毛尖的采摘生产销售,正如火如荼。然而,普遍现状是,许多茶农招不到足额采茶工,只能眼看着嫩茶叶变老,遭受损失。

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镇白庙村茶农周序莲家有十亩茶,她已经两年没招到采茶工,索性不招了。4月11日,周序莲给澎湃新闻算了笔账:当日每斤鲜叶收购价80元,若请采茶工,每斤工费就要50元,还要管吃管住、承担采茶工出现意外的风险。这,还不包含种茶本身的成本。因此,她宁愿自己一个采,尽管人手少产量低会让她损失近万元。

周序莲只是小茶农。多名茶叶专家指出,采茶工用工荒只是表象,是供求关系发生了改变。信阳毛尖发展更紧迫的问题,是追求“单芽”导致成本高企。

“不改变就会出现更多问题。”4月12日,中国茶业商学院执行院长欧阳道坤表示,并非说“单芽”不好,但信阳毛尖必须回归传统,走出追求“单芽”的误区。

采茶工多“奶奶辈”,怕出意外茶农买保险

信阳毛尖的采摘期,从清明节前六七天,到谷雨,也就20多天。

4月11日,天清气朗,采茶工们的身影,镶嵌在白庙村漫山遍野的茶园中。

晚上6点半,茶农周序莲挽着小竹筐,到同村茶农何延新家卖鲜叶。和她只卖鲜叶不同,何延新自己炒茶卖茶,还有自己的品牌“何景明”。

每斤鲜叶80元,周序莲一天共采3斤,卖出240元。

与此同时,何延新家请的6名采茶工也回来了。经称重计算,她们每人当天的采茶量接近6斤,每斤工费40元。何延新解释说,近几年当地工费都是每斤50元左右,自家茶叶主要面向追求口感而非外形的熟客,没有严格要求单芽,茶叶采的稍大些,产量高,所以工费低些。

周序莲、何延新所在的白庙村,属信阳毛尖核心产区浉河区,该区有茶园60万亩。据公开资料,信阳市现有茶园210万亩,经济规模100多亿元。

何延新家请的采茶工,都是信阳息县人,是此前给他家采茶十多年的采茶工侯丽找来的,最大的57岁,最小的45岁。当地茶农介绍,这十多年,信阳采茶工经历了由“采茶姑娘”,到“采茶大妈”、“采茶奶奶”的演变。

何延新家有四五十亩茶园,需要十七八名采茶工,但只招到9名。没干几天,有3名采茶工说身体不舒服,担心出事,何延新就结了工资,让她们走了。

去年,白庙村发生两起采茶工死亡事件。

白庙村茶农张相勇告诉澎湃新闻,去年他家请过一名63岁的采茶工,在山上发病后经抢救无效去世。最后,政府出面从中协调,赔偿5万元。另一起采茶工死亡事件发生在另一村民家,最终赔偿4.8万元。

当地茶农介绍,信阳的采茶工多来自驻马店、漯河等平原地带,信阳是山区,有些采茶工年纪大身体不好,每年都有摔伤、车祸、或因身体不适死亡的。

为防范风险,近年来,不少茶农会为采茶工购买保险。何延新就为自家请的采茶工每人购买了25元的保险,时长40天。

何延新的弟弟告诉澎湃新闻,他家的采茶工是通过中介招的,每名中介费300元,还需要付给中介每人每天10元管理费,不管当天是否下雨有无出工。前几天,1名采茶工摔伤轻微骨折,回了老家,好在保险由中介负责。

当地茶农表示,每年到信阳的采茶工数十万,出现意外虽是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茶农轻则损失一些金钱,重则遭受重大经济打击,希望政府出台惠民政策,统一为采茶工购买保险。最不济,政府出面联系保险公司,争取优惠政策。

采茶工缺口接近一半,三分之一产量被浪费

采茶工的缺口,也限制了当地的春茶产量。

多名当地茶农介绍,4斤鲜叶可以炒1斤茶叶。今年清明节前,鲜叶市场收购价在120-150元每斤,清明节后逐渐降低,现在70-90元每斤。

茶农周序莲有十亩茶园,已经两年没招到采茶工。如果请到人,春茶她差不多可以净落2万。但招不到人,她只能自己起早摸黑采茶,算下来要损失近1万。

不过,周序莲表示,她也不想招人了。

她算账说,4月11日每斤鲜叶80元,若请采茶工,每斤工费50元,不说管吃管住,还要担风险。而且,招来人相处不好还容易闹矛盾。

近些年,信阳茶农对采茶工包吃包住、负责往返车费,还配齐所有生活用品。甚至,有些茶农逢年过节,还要去看望熟悉的、每年帮其招人的采茶工。

然而,采茶工短缺依旧。据《大河报》报道,“往年信阳采茶工有30多万,采摘信阳的茶叶刚刚够用,去年就只有10万采茶工。”

4月13日,河南省茶叶协会会长洪克森向澎湃新闻表示,信阳毛尖采茶工缺口接近一半,导致三分之一的茶叶因人为因素产量减少与产值浪费。

中国茶业商学院执行副院长、从信阳走出去的茶产业专家欧阳道坤介绍,采茶工短缺,主要是人口老龄化加剧,加上采茶季节性强,收入也不高,本地人不愿干。此外,浙江、福建等地的新茶,时间早一些,采茶工都被挖走。何况,信阳毛尖追求“单芽”,熟练工每天也就能采两三斤,挣不到什么钱,而浙江、福建那边都是采一芽多叶,虽然单价可能只有几块钱,但采得多,收入也相对更高。

据河南商报报道,按照老传统,信阳毛尖的采摘期是从清明持续到白露,金奖作品就是一芽一叶。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茶企为追求高额利润,利用人们物以稀为贵的心理,炒作“毛尖”就是单芽头的概念,将信阳毛尖带入歧途,信阳毛尖的采摘季由150多天缩短至20多天,造成茶叶浪费,茶农减收。

洪克森向澎湃新闻表示,信阳茶产业不应该只盯着尖,随后的一芽一叶、两叶、三叶,都应该采摘进行茶叶原料和资源的充分利用,做成夏茶、秋茶,红茶,茯茶等等,形成信阳茶产品的多样化。

“单芽再贵,毕竟有限,就是一斤卖再贵,能有多少钱?信阳茶产业总体产值与其它产茶区差距仍然较大。” 洪克森说。

欧阳道坤指出,近些年,信阳毛尖只采单芽的倾向,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成本高、茶园产出走低、采茶招工难等。

“不改变就会出现更多问题。”欧阳道坤指出,并非说“单芽”不好,但信阳毛尖必须回归坦途,走出追求“单芽”的误区。可喜的是,近些年因为社会的呼吁,许多新生代茶农开始“纠错”探索,除单芽外,一些人也开始制作一芽一叶、一芽多叶的茶,讲究“重口感而非外形”,大众看法在慢慢改变,经济效益也不错。

欧阳道坤强调,回归传统并不意味放弃创新,反而要加大创新力度。必须改变生产方式,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不然,再过几年没人给你采茶了。”

茶农称受“外地茶”冲击大,当地市场公开卖假茶

作为地方名茶,信阳毛尖也面临着“李鬼”冲击。

多名当地茶农告诉澎湃新闻,一到信阳毛尖开采季,就有外地茶冒充信阳毛尖进入信阳市场,对信阳毛尖冲击大。其中,主要是a省茶叶在当地炒制后发回信阳,还有b省鲜叶拉到信阳进行炒制。

曾连续5年受雇到a省炒茶的信阳茶农高争(化名)告诉澎湃新闻,a省茶叶比信阳毛尖新茶早出近一个月,产量大,是国内众多名茶的“后花园”。一些茶商到当地租茶厂,收购鲜叶,由雇来的信阳茶农炒,炒出的茶和信阳毛尖很像,然后发货到郑州、信阳的茶叶市场。主要是批发给茶叶店,茶叶店销售时再冒充信阳毛尖;a省茶厂规模大的很多,信阳最大的茶厂,到那里也排不上号。

多名当地茶农说,a省茶叶产量高、成本低、上市早,加上用的信阳毛尖炒制技术,足以以假乱整。结果就是,真的反而卖不过假的。

去年,高争所在的a省一茶厂每天生产千斤干茶,多发往河南。在a省炒茶,他每天两三百元,刚好忙完,信阳毛尖的新茶下来,就回信阳忙碌。

多名茶农、至少三名茶叶专家向澎湃新闻证实上述情况。他们指出,其实不只信阳毛尖,只要是地方名茶,就难以避免被冒充的情况。

澎湃新闻注意到,3月27日,信阳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市林业和茶产业局召开会议,部署开展春茶市场整治“百日行动”,重点整治信阳市行政区域外的茶叶冒充信阳毛尖春茶或收购信阳市行政区域外的鲜叶加工冒充信阳毛尖春茶行为。

4月12日,澎湃新闻到浉河区东双河镇茶叶市场暗访,询问有无“a芽”,有多名商店直言有,并报出价格,每斤单价普遍比信阳毛尖同等茶叶便宜数百元。

对此,洪克森认为,首先要制定严格的信阳毛尖标准,当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相互配合,对信阳毛尖标准的执行,质量监控,制假贩卖等行为要短抓,常抓相结合,奖罚稳准狠,形成不敢制假贩卖的高压态势。

欧阳道坤则向澎湃新闻表示,因为鉴定难等因素,茶叶打假难度比较大,以前也有国内名茶打假,后来不了了之。虽然如此,政府部门要加强信阳毛尖的品牌授权管理,加大打假力度,龙头企业也应加强自律性。

请先登录

全部评论

最新 /  最热

吴生请指教。2019-04-17 11:07

又想抬价了
10回复

翱翔2019-04-17 10:15

年轻人没有干的吧?
13回复

乐逍遥2019-04-17 04:13

别光顾自己赚,多出点
19回复

断桥♂梅£2019-04-17 05:16

A省疑似隔壁的安徽。
19回复

书香门弟曹某人2019-04-17 10:06

有联系电话吗??我订购一批
10回复

沉默改良者2019-04-17 09:48

你又不给工钱,凭什么给你干
21回复

孤狼2019-04-17 11:51

物价就被你这种傻妣吹上去的。死编辑
24回复

颖昇     2019-04-17 07:11

原来找的那些用鹊嘴采茶的处女现在都当了人母,后继无人了
14回复

开心就好2019-04-17 06:20

好茶
25回复

浪花2019-04-17 07:13

哈哈
6回复

福星林建中2019-04-17 05:54

做广告的,意思说茶叶最少要1K多才能买到!懂吗!
20回复

清风一剑2019-04-17 04:50

采茶姑娘風吹日曬雨淋的累一天。不如去酒店床上躺十五分鐘,雙腿一叉,雞巴一夾。就是你采茶一年的收入。還想招人。
5回复

东方红2019-04-17 05:18

正在有采叶机。
16回复

兰兰2019-04-17 09:27

难怪茶卖这么贵哟
4回复

           2019-04-17 05:11

四川茶
4回复

SCLN2019-04-17 04:48

??????????
22回复

假装不正经2019-04-17 10:21

好茶!!!
24回复

胡巴2019-04-18 00:57

,。?!!????
14回复

沁心百合2019-04-17 06:01

比手快
23回复

lucase2019-04-17 08:46

都去996当码农了
22回复

石头2019-04-17 04:28

信阳毛尖不错
1回复

勇往直前2019-04-17 04:38

现在还有奶奶帮忙采茶,再过十多年奶奶都找不到了。
6回复

强哥谁与争锋2019-04-17 09:01

采茶期就四五十天,山又那么高晚上住的地方又没有电黑灯瞎火的,工资又不高安全又没保障,我妈这几天才上云南采茶回来,住的太偏僻,走二十多里地才能搭到车
23回复

嗄悸哋菋檤2019-04-17 06:50

500块钱一斤买的当地茶农的都不好喝
13回复

傻冒2019-04-17 09:01

累死!!!
3回复

九垅地厢红旗2019-04-17 07:31

河南至山东日照这一条线往北就没有茶叶的种植了!原来不知道!去日照打工到农村去玩才发现原来再往北就没有茶叶的栽培了!
11回复

山恒/ka2019-04-17 04:18

采茶工多“奶奶辈”,怕出意外茶农买保险。 很多行业里都有这些“奶奶爷爷辈”,企业普遍都用工荒,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表象了,封建分子们要警惕了~??????
2回复

鑫森淼2019-04-17 04:57

小编,采茶叶收购是0.8毛1斤,不是80元,不要骗茶工!
25回复

如此2019-04-17 04:58

多出钱,看有没有人去??还是舍不得出钱请人啊,
8回复

沸美2019-04-17 06:56

这不仅仅是采茶行业。 现在一个怪像就是工厂工资飞涨招不到人,打工的嫌找不到工作,收入不够消费。
22回复

正宇2019-04-17 04:55

主要是现在小孩少了而且都进城上学。以前每个村都有小学,学生就是免费劳动力,每个春季差不多有一个月的时间在采茶。我就是这么过来的,别说那时还特TM喜欢不上课的日子。
18回复

九纹龙2019-04-17 08:15

国胜银尖,鲜菜叶一斤收购价今年最高是130一斤,差不多4斤鲜茶叶炒一斤干茶,3月3号我跟我爸妈还有爱人,四个人去茶山采摘茶叶早上8点出发到茶山八点半,采到下午16点,我们一共采了2斤茶叶,卖给茶叶贩子,一斤价格那个时候是105一斤,说实话真的没得赚头,
16回复

创一--正在输入2019-04-17 04:48

茶产业急需工业化 茶田应安装各类机械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化 减少用工成本
14回复

半空半黑................2019-04-17 04:43

因为没有了帮爷爷卖茶的孙女!
3回复

心若在,梦就在……2019-04-17 05:38

现在的形式令人担忧:急需用工的产业招不到急时的打工者而大多数农民工找不到合适的工可挣钱养家糊口,中间有中介一层层的费用,承包商,分包小老板的一层层剥皮,而实际用工方付出的是高额的费用,那么真正的劳动者(打工者,农民工,学生工)能拿到手的工资就少得不能再说了,面临时代快速发展的趋势,人工智能逐渐代替人工,再过几年几十年,可怕的不敢想象……这是个严峻的形势问题,值得国家,人人思量!就拿中国邮政等快递行业都被内部有关系的老板承包再层层转包,农民工苦不谌言,中介天天忽悠招聘,工人天天送中介费再太累太苦干不下去走掉,劳命伤才,这是近一月在上海,江苏等地的真实感受,社会对“农民工”打工不荣乐观!!!
20回复

股海天涯2019-04-17 10:08

假信阳毛尖一个来自云南一个来自褔建两大茶叶省份,少部分来
17回复

仰望星空2019-04-17 10:48

虽然没喝过正宗的信阳毛尖,十几年前在信阳读书,看到过那种细细的茶叶,很漂亮,希望茶叶产业健康发展,茶农能产好茶叶也能赚钱,消费者也能喝到物美价廉的好茶。
3回复

四方紫风2019-04-17 08:45

现在买的茶叶再也喝不出小时候自己上山采,然后爸爸炒出来的味道了,那时候的茶叶开水一冲在院子里都能闻到扑鼻的香味,可惜了,信阳是个穷地方,青壮男女都走光了,只留一些老弱病残也没人打理,家里的茶山都抛荒好多年了。
8回复

蓝雨2019-04-17 04:54

只要控制好质量,价格就能好些,用户也更能接受,请工人的费用也可贵点。所以质量是关键。
6回复

天缘2019-04-17 05:01

我只用云贵川的茶叶,哪里没什么污染,茶商还较实在,咱不敢拿健康去博名茶。
7回复

紫色涟漪2019-04-17 04:10

俺村的妇女都去信阳摘茶二十天了,应该快回来了,这次又是满载而归吧
17回复

满满的幸福2019-04-17 05:58

茶叶那么贵采茶的一天几十元最多百十元这是为什么
16回复

油麦菜2019-04-17 04:03

招不到,就自己采,或者买机器采(价格会很低),或者等待市场价格上涨,再或者退耕还林,市场行为正常
11回复

Tobias2019-04-17 05:38

首先,绿茶一类的尤其明前的要保持茶叶完整,要看到一心一叶,所以机器不行。采茶很累,年轻人很少做了,机器又做不了,就只能浪费。
6回复

丙丙2019-04-17 04:31

我家正月初八就开始摘茶叶啦,最早的品种就是枝条的乌牛早,一个月左右乌牛早剪掉之后就摘白茶、龙井、银霜、三号茶,我家也要雇采茶工,中介费1500一个人,到家里包吃住采茶工资按当天市场价格对半开!
22回复

楼梯木门地板2019-04-17 05:10

觉得不是用工荒的问题,是钱的问题,现在房价飞涨,传导到大家对收入的逾期,以前一个县城2千元,大家也认,现在5千元还嫌少。
7回复

 我叫伦籽2019-04-17 09:07

茶叶应该便宜大甩买才对!卖价大高谁要?听说几千几万十万甚至几十万才得一个茶饼!真的比黄金贵,但有必要吗?这样更没人买更赚不了钱!应该像菜市场一样多买多得这才是真正的赚钱方向
12回复

社会小青年!!2019-04-17 04:50

正常,我家乡是祁门县,有名的祁门红茶,我家有几个茶园,我们家也不采,直接外出打工。
16回复

Tina2019-04-17 06:26

我就信阳的 要毛尖或者一芽一叶可以找我 我家有一百多亩茶叶我爸妈自己打理几十年了 今年严重缺人茶叶打不过来 我爸昨天还在打电话给我说越来越不赚钱了 打理一年采摘半个月又累不想做了 又那么多茶山在那 愁人
6回复

旺元2019-04-17 05:26

你这样采就是太慢,看看人家黑茶,哪管什么单芽不单芽,茶树枝都包进去了,价格还那么高,全国都有市场供不应求
16回复

2019-04-17 04:58

能不能把茶农的联系方式发一下?比较信任小编。像我这普通老百姓也能最起码买到价格适中的好茶叶。不然,不是太贵,就是假的。
23回复

孤狼2019-04-17 04:49

又吹了,又不是什好茶。绿茶农药残留大多。我改喝红茶了。
11回复

布丁2019-04-17 06:40

家里茶山海拔1000米云雾缭绕,明前茶青140-40元一斤,采茶工费用对半开,每年这个季节家里劳动力严重不足
3回复

大飞2019-04-17 04:12

太可惜了!可以尝试着鼓励消费者踏青采摘,然后再由炒茶师傅进行炒制加工后带走。从中收取采摘费用和加工费用,一举两得!
10回复

千年一遇2019-04-17 04:40

农业科技部门应当尽快设计开发小型采茶机,提高采茶效率。
22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