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给凉山网发送邮件

正确看待城市人口收缩,城区人口降低不代表城市活力下降

家居房产北京日报客户端2019-04-29 07:17:30

最近城市人口收缩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有文章指出中国有五分之二的城市人口在流失,在国家发改委最近发布的文件中也提到收缩型中小城市问题,那么是否有大量城市因人口流失而收缩?城市人口收缩的负面影响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呢?

不能以城市辖区人口代替城区人口

收缩城市概念来自于欧美国家的城市研究,是以城市居住人口是否减少作为评价标准,居住人口减少的城市称之为收缩城市。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城市都是城镇型政区,城市的辖区是以城镇形态为主,居住人口基本就是生活在城镇的人口,不包含居住在农村的人口。

中国城市是个行政区划,其中既包括城镇区域,也包括农村区域。通常我们在说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时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行政辖区内的所有人口,二是指城市的城区人口。随着城镇成为人类经济活动高度聚集的场所,城区人口规模才真正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实力,城区人口的增减才真正反映城市发展的活力,因此城区人口应该是衡量中国城市是否收缩的评价指标。

然而,在一些关于中国城市人口收缩的文章中,将城市的辖区人口作为城市是否收缩的评价指标了。因为在城市辖区人口中包括了大量农村人口,所以辖区人口的增减并不能反映出城市经济发展的真实状况。以重庆市为例,2017年重庆外出人口总量高达482.3万人,是人口净流出地区,但是重庆的经济增长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全国前列。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达2.44亿,占人口总量的17.55%。人口流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只要有人口流动,就会有人口流出和流入地区,不可能实现人口的空间绝对均衡。因此,当城市作为区域概念使用时,城市的人口流动并不是大问题。相反,人口流动是要素在空间上的再配置,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必要手段。

不能以城市局部区域代替城市整体

在研究收缩城市时,明确以城区人口而不是城市辖区人口作为评价指标后,我们发现,中国还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绝大多数城市的城区人口总量还处于增长过程中,收缩的比例还不高。受城市人口数据的限制,通常使用人口普查数据来研究收缩城市问题,在全国2236个县市(设区的市为市辖区的城镇人口加总,剔除区划变动的县市)中,“五普”“六普”期间城镇人口出现减少的县市有152个,仅占总量的6.8%。

如果我们将尺度从城市整体缩小到城市的组成单元,以街道为单位分析常住人口变化,结果就会出现较大的改变。为了分析方便,我们选择人口快速增长的北京、上海和广州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北上广是本世纪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几个城市,但是如果我们以街道尺度考察人口变动时会发现,北上广中心城区一些街道的常住人口也出现下降,其中上海中心城区的街道超过一半在“五普”“六普”期间出现人口下降,北京和广州也分别达到30.5%和27.6%。有些街道甚至已经减少了接近一半的常住人口。

显而易见,城市城区局部区域出现人口减少不能完全说明城市发展活力下降、城市吸引力降低乃至城市处于收缩状态,由此以城区局部区域人口变化来衡量城市是否收缩也不准确。

积极应对城市人口的收缩

当前中国处于已接近城市化成熟的阶段,一些缺乏包容性、缺乏发展机会的城市人口流失规模不断扩大是必然的,应对城市收缩未来必将成为一些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城市收缩是一个前瞻性问题,要正确评价,现在不应该夸大,也不应该回避,而是要积极应对,未雨绸缪,做好谋划策划,将城市收缩消灭在萌芽状态。当前要积极推动城市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是放慢城市空间扩张的速度,提高城市的空间发展质量。要改变大尺度、快节奏的新城建设模式,老城也要避免大拆大建式改造,降低空间尺度,放慢开发节奏,在精致化、便利化和特色化方面做足文章。通过做小空间尺度达到更加贴近百姓和企业实际需求的效果,供给便于生产、生活和创新的多元化城市空间,减少空间的分割和功能的单一,增强城市空间相互间的连接性,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城市空间规划配置时,要考虑功能的综合与多元,尽量为未来留下更多发展机会。

二是增强城市的包容性,特别是对于中西部人口大量流出地区的城市,要更多地提供适宜进城农民和城市各类居民就业生活的空间,让居民能够从城市发展中受益,共享城市发展的机会,与城市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增强城市的吸引力。通过为居民提供多元化而充足的发展机会,提高城市社会流动性,争取将本地人口留下,并吸引各类人才的进入。

三是增强城市的便利性,城市要为生活在其中的人口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要从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出发,对城市中的各项资源进行配置,减少居民通勤和消费半径,创造便于人口交流的空间条件,以便利生活的社区为基础,打造富有特色的街区。要重视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城市更智慧、更精细、更人性,实现百姓生活更便利、更幸福。

四是让多元主体参与城市发展,要减少政府大包大揽的行为,为当地居民和社区参与城市发展创造机会,为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城市建设运营提供机会,使之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运营机构,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要创新融资方式,探索产业基金、股权众筹、PPP等融资方式参与城市发展的渠道,加大社会资本引入力度,以市场化机制推动城市建设。

五是关注旧城的更新改造,要从提高旧城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出发,不断完善旧城养老、健康、教育等需求的基本功能,重视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留住城市记忆,增强城市对居民的亲和力,让居民对城市有更强的归属感。在旧城更新改造中,要采取微改造模式,降低改造和管理的尺度,要倡导精细化管理,像绣花一样去管理和更新城市。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范毅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

监制:方芳

编辑:高珊珊

流程编辑:孙昱杰

请先登录

全部评论

最新 /  最热

小翅膀2019-04-29 00:01

二逼话
8回复

海中的白泡沫2019-04-29 06:01

就拿重庆人口流失推出城市人口收缩吗?中国现阶段不可能出现城市人口收缩,很明显的是农村落后地区在向中小城市,甚至大城市转移!你没有全国城市人口数据,胡乱以偏概全
1回复

镜头里的你2019-04-29 02:44

哈哈哈哈
5回复

爱吃的2019-04-29 15:22

经济建设
23回复

人生若只如初见~标cium2019-04-29 00:38

房价还高……
23回复

诗林姥爷电脑2019-04-29 03:54

说的有道理。
5回复

Zz2019-04-29 00:40

只要有党的领导!
5回复

玉树凌风2019-04-29 05:49

拆迁拆的,都走了
8回复

品味▂2019-04-28 23:54

不诚实啊
23回复

大面场口八两金2019-04-29 01:56

高中生物的菌落生长期
13回复

实况领袖2019-04-29 00:44

房价继续涨,城市会一直缩
19回复

小米2019-04-29 01:33

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
10回复

辨相cl2019-04-29 03:38

大家都被资源吸引 能怎么办?
4回复

在征途2019-04-29 00:12

看看东北就知道
8回复

Lru Daddy2019-04-29 01:46

人口正向就业机会多的城市集中!
6回复

Crush2019-04-29 03:19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标准
15回复

暖风儿2019-04-29 00:11

重庆去年落后了……
4回复

孙尧2019-04-29 08:00

你说的是东北有活力吗?
16回复

龘靐麤2019-04-29 05:24

这文章想说什么?人口收缩代表了活力增加吗?
5回复

2019-04-29 04:17

人口流失对诚市当然不是好事!会慢慢颓废下来!
12回复

宜静2019-04-29 01:56

你去早晚高峰看看
4回复

心与骨头2019-04-29 10:39

牛逼都是吹出来的
22回复

瓦西里2019-04-29 04:12

这代表新型城市倔起!等到步入正轨城市人口达到合理指数。哪时幸福感耒了!
23回复

qq2019-04-29 04:22

反正,中必赢就对了
15回复

彼岸2019-04-29 03:16

不代表活力下降?那也是,到一个人都没有时活力依然存在,老鼠到处跑,太有活力了!
18回复

尼牟尼未2019-04-29 09:02

建城市,发展城市是为了什么?人都走了,难道看房子就看到了城市的活力?砖家啊砖家!
25回复

老马识途2019-04-29 09:27

是不是收缩城市坐在公交车上就能看出来,砖家写这么多太费事了
16回复

嘿嘿2019-04-29 03:20

至于那些说一个年轻人养几个老人的情况,现在一个人的生产力就等于198几年的十多倍了,将来会更高的,所以不要吓担心了,
2回复

闲人【 kun 】哥2019-04-29 01:10

2017年重庆外出人口总量高达482.3万人,是人口净流出地区,但是重庆的经济增长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全国前列。
17回复

瓦西里2019-04-29 04:12

这代表新型城市倔起!等到步入正轨城市人口达到合理指数。哪时幸福感耒了!
6回复

qq2019-04-29 04:22

反正,中必赢就对了
2回复

彼岸2019-04-29 03:16

不代表活力下降?那也是,到一个人都没有时活力依然存在,老鼠到处跑,太有活力了!
16回复

尼牟尼未2019-04-29 09:02

建城市,发展城市是为了什么?人都走了,难道看房子就看到了城市的活力?砖家啊砖家!
19回复

老马识途2019-04-29 09:27

是不是收缩城市坐在公交车上就能看出来,砖家写这么多太费事了
24回复

嘿嘿2019-04-29 03:20

至于那些说一个年轻人养几个老人的情况,现在一个人的生产力就等于198几年的十多倍了,将来会更高的,所以不要吓担心了,
22回复

闲人【 kun 】哥2019-04-29 01:10

2017年重庆外出人口总量高达482.3万人,是人口净流出地区,但是重庆的经济增长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全国前列。
25回复

叫我铁皮石斛2019-04-29 09:29

我们这种四五线小城市不得不说,人口都是从本土的附近乡镇移出城市居住的,农村慢慢的人影都没了。和平年代如此,真要遇上打仗,大家还是会回农村住的。
14回复

如沐春风2019-04-29 00:17

没人了还谈什么活力
9回复

观歧2019-04-29 05:08

为官一地造福一方。你管一个县,就把一个县管好。这有些本位主义,但这是你的指责。人口多少并不能代表幸福指数,我反而觉得人少点好。准确的说是人口数量应该略低于城市承载能力。
19回复

穆本龙2019-04-29 00:28

没有人还有话力吗
17回复

云淡风轻2019-04-29 03:37

专家,你就不要出来瞎逼逼了?真实的是什么样,老百姓心里没数?
7回复

余强2019-04-29 01:16

房价会跌了
10回复

风飞沙2019-04-29 05:24

城市发展不平衡 比如四川的年青人读完书后都跑去了成都等大城市,4.5线城市越来越只有老人了,再等几十年 这些老人百年后 4.5线城市还有人吗?
8回复

小狮子2019-04-29 02:10

我大学刚毕业那年,北京郊区像昌平那样地方,房子几百一平。一二百万能买个别墅。当时我觉得疯了,住郊区在城里上班。然而现在我同事基本都是这样。
25回复

2019-04-29 10:08

作者所提出正确看待城市人口收缩一观点是正确的,在当时有缺失言论是有提振作用,通过人口流动来调整与纠正城市人口发展的均衡,但文中的提出的措施是值得考虑与反思,有正确的,也有乏力的,如减少居民通勤和消费半径,打造富有特色的街区,重视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留住城市记忆,是值得肯定的,目的提高居民居住幸福感提高居民归属感是为错选择。但是加大社会资本引入力度(探索产业基金、PPP),提供适宜进城农民和城市各类居民就业生活的空间,这一措施的实现在中西部人口流出城市并不现实,因为这些都是人口流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用来调整与纠正城市人口发展的均衡措施,并不适合被模仿,因为缺少相关的资源配置基石一些措施是适合错配。而人口流出的城市更应该关注其幸福度,归属感,发展些小产业,特色街区等,不要求大求全,哪个不是您!!
12回复

玉田小飞侠2019-04-29 01:58

这么说,别把自己脸打肿了。
25回复

天地2019-04-29 00:01

专家就是专家,交给市场说话
13回复

蓝紫水晶2019-04-29 01:23

改变大尺度、快节奏的新城建设模式,老城也要避免大拆大建式改造,降低空间尺度,放慢开发节奏,在精致化、便利化和特色化方面做足文章。这点上要学学国外大城市,做精做细老城,历史才能得以传承
7回复

龙@计划2019-04-29 04:16

人口密度决定城市活力!支持的顶一下!
7回复

恋怀深秋2019-04-29 01:31

城市人口是否收缩,关键还要看产业发展与收入水平,其它都是扯淡。
15回复

海阔天空2019-04-29 04:07

人少了,年轻人少了,老龄化比例高了,你跟我说城市活力不下降?嗯?
15回复

刘皇叔2019-04-29 02:19

未来农村及三线以下城市不住人了
11回复

SunShine2019-04-29 02:52

流失的人口结构是重点,如果一个地区城区人口增加但老龄化加速且步入高水平,而整个区域内人口出现减少,那就说明这个地区正在步入塌陷。要知道,移出此地的人口绝大部分都是青壮年人口,而一个地区青壮年人口外迁,剩余的是什么,我想不用说太多了。另外,要先清楚一个概念,重庆是较大面积的人口的省级单位,其很多指标跟其他地级市相比就有太大问题,也很不公,没有什么可比性。
22回复

渡口-特塔的域地2019-04-29 02:02

城市萎缩也不一定是坏事,说明劳动力到兴旺之地谋生去了。如果人口继续被锁定在衰退的城市或者行业里,我们反而会感到悲哀,因为衰退的城市或者行业提供不了与人口适应的就业,这些失业和工资下降的人将是生活下降的,显然是在无情剥夺他人的幸福。如果一些兴盛的城市和行业,因为缺少劳动力而无力发展,这是社会的悲哀。所以自由迁徙是必须保障的权利,国家可以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给予更多的容纳能力支持,支持建房、修路、修学校、医院等等,保证人口的大规模集聚潮流。
3回复

礼品手表生产商2019-04-29 01:04

没感觉人口流失呀,深圳房东还在涨房租呢,同时也很到很多房子在招租
19回复

Alan2019-04-29 01:40

古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时候是交通、通讯、生活条件和生产力极为低下或根本没有的年代;而今天,是真正的日新月异的时代。没落与崛起,颓废与振兴,谁也不敢言在何时何曰。或许二十年、或许十五年;必竟人们选择了那里就必然有它活人的合理性,循环与轮回只是时间问题……
6回复

2019-04-29 00:18

黑龙江县城年青人都外流了,剩下的大多数都是老年人,等老年人都没了以后,就得变成空城
23回复

阳阳2019-04-29 02:05

发展慢点是对的。关键物价房价要下来,老百姓才幸福,其他都是扯淡。在建设中一定要发扬民主,群策群力,局部改造改建比大拆大建要好的多,即保留了传统又降低费用,让老百姓自己去建自己想住的环境和房子。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农村河水要干净,要有垃圾处理机制。总之生活环境要回归大自然
3回复

klmnop_ijk2019-04-29 01:07

城市不可能提供无限的工作机会。如果大城市的人口无序发展,周围必然出现大量贫民窟,治安恶化,除了少数有钱人住在市中心外,中产只能避到小城市。网上经常看到不太落后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的贫民窟,实际上没有限制的话,什么国家的结果都一样。
23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